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一日三餐|天天吃点啥 - 美食|菜谱大全|食谱|美食网 - 做你的美食,食谱,菜谱网

你的位置 : 首页 > 菜谱 > 健康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药书籍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脏象 第一节 五脏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脏象 第一节 五脏

作者:天天吃点啥  2017-10-07  点击:
【导读】:第一节 五脏  心、肺、脾、肝、肾称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五脏具有化生...

     心的生理特性

      1.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心为阳中之太阳,以阳气为用。心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故喻之为人身之“日”。“盖人与天地相 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阳,日也”。心脏阳热之气,不仅维持了心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又有温养作用。“心为火脏,烛照万 物”,故凡脾胃之腐熟运化,肾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等,心阳皆起着重要作用。

      2.心气与夏气相通应心应夏气,“通”即相互通应之意。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系统是通应联系着的。心 与夏季南方热火苦味赤色等有着内在联系。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天人相应,自然界中在夏季以火热为主,在人体则与阳中之太阳的心相通应,了解心的这 一生理特性,有助理解心的生理病理,特别是病理与季节气候的关系。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

     心包络

     形态部位

     心包络,简称心包,是心脏外面的包膜,为心脏的外围组织,其上附有脉络,是通行气血的经络,合称心包络。

     生理功能

      由于心包络是心的外围组织,故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用。脏象学说认为,心为君主之官,邪不能犯,所以外邪侵袭于心时,首先侵犯心包络,故曰“诸邪之 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心藏神的功能异常,如在外感热病中,因温热之邪内陷,出现高热神昏谵语妄言等心神受 扰的病态,称之为“热人心包”。由痰浊引起的神志异常,表现为神昏模糊意识障碍等心神昏乱的病态,称之为“痰浊蒙蔽心包”。实际上,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 变与心是一致的,故在辨证和治疗上也大体相同。

  

打印

推荐文章

网友评论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热门点击

美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