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一日三餐|天天吃点啥 - 美食|菜谱大全|食谱|美食网 - 做你的美食,食谱,菜谱网

你的位置 : 首页 > 菜谱 > 健康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药书籍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脏象 第一节 五脏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脏象 第一节 五脏

作者:天天吃点啥  2017-10-07  点击:
【导读】:第一节 五脏  心、肺、脾、肝、肾称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五脏具有化生...

     三脾

     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形如犬舌,状如鸡冠”,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

     脾的解剖形态

     1.脾的解剖位置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下面,在左季胁的深部,附于胃的背侧左上方,“脾与胃以膜相连”。

      2.脾的形态结构脾是一个形如刀镰,扁平椭圆弯曲状器官,其色紫赤。在中医文献中,脾的形象是“扁似马蹄”,“其色如马肝紫 赤,其形如刀镰”,“形如犬舌,状如鸡冠,生于胃下,横贴胃底,与第一腰骨相齐,头大向右至小肠,尾尖向左连脾肉边,中有一管斜入肠,名曰珑 管”。“扁似马蹄”是指脾而言,“形如刀镰”,“犬舌”“鸡冠”是指胰而言。

     总之,从脾的位置形态看,可知脏象学说中的“脾”作为解剖学单位就是现代解剖学中的脾和胰。但其生理功能又远非脾和胰所能囊括。

     脾的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

      饮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输,是在脾胃肝胆大小肠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其中脾起主导作用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脾气 升清和脾阳温煦的作用脾宜升则健。“人纳水谷,脾气化而上升”,“脾升而善磨”,水谷入胃,全赖脾阳为 之运化。故“脾有一分之阳,能消一分之水谷;脾有十分之阳,能消十分之水谷”。脾的运化功能,统而言之曰运化水谷,分而言之,则包括运化水谷 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脾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脾运化水谷的过程为一是胃 初步腐熟消化的饮食物,经小肠的泌别清浊作用,通过脾的磨谷消食作用使之化为水谷精微;二是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三是将水谷精 微上输心肺而化为气血等重要生命物质。概言之,脾主运化水谷,包括了消化水谷吸收转输精微并将精微转化为气血的重要生理作用。饮食人胃后,对饮食物的消 化和吸收,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的。“脾主运化,胃司受纳,通主水谷”。胃主受纳水谷,并对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通过幽门下移于 小肠作进一步消化。但必须依赖脾的磨谷消食作用,才能将水谷化生为精微,“脾之所以消磨水谷者,非为磨之能砻,杵之能舂也,以气吸之,而食物不坠焉耳。食 物入胃,有气有质,质欲下达,气欲上升,与胃气熏蒸,气质之去留各半,得脾气一致,则胃气有助,食物之精得以尽留,至其有质无气,乃纵之使去,幽门开而糟 粕弃矣”。

     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其水谷精微又靠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而上输于肺,由肺脏注入心脉化为气血,再通过 经脉输送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各个组织器官。“饮食先人于胃,俟脾胃运化,其精微上输于肺,肺气传布各所当人之脏,浊气下人 大小肠,是脾胃为分金炉也”。总之,五脏六腑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谷精微,都有赖于脾的运化作用。由于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之后维持生 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饮食水谷的运化则是由脾所主,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曰“一有此身,必资谷 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故曰后天之本在脾”。但“五味人口,藏 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人以水谷为本,脾胃为水谷之海,故又云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一理论在养生防病方面,具有重要指 导意义。

     脾的运化功能强健,习惯上称作“脾气健运”。只有脾气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 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之而失常,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 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病理变化。

     运化水湿运化水湿又称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转输,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即 脾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调节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脾主运化水湿是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关键环节。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脾在运输水谷精 微的同时,还把人体所需要的水液,通过心肺而运送到全身各组织中去,以起到滋养濡润作用,又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水液,及时地转输给肾,通过肾的 气化作用形成尿液,送到膀胱,排泄于外,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居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故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因 此,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旺,既能使体内各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润,又不致使水湿过多而潴留。反之,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 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形成水肿。故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也就是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和脾虚水肿的发生机 理。

     脾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种功能失常可导致另一方面的功能失常,故在病理上常常互见。

  

打印

推荐文章

网友评论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热门点击

美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