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二 年轻患者不宜采用脊柱内固定
广东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郑秋坚指出,目前骨科领域最前沿的治疗热点,主要是重度脊柱侧凸畸形矫正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技术脊柱非融合技术和微创髋膝关节置换关节镜技术等新技术的运用,其中脊柱疾病手术向减少创伤方向发展,成为治疗新趋势。
郑秋坚介绍,以前,椎间盘突出从开刀治疗刀口10多厘米,术后病人要躺两三个月。如今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医院已采用微创手术,刀口只有几厘米,患者术后只需要休息一周左右。有些患者还可采取穿刺法治疗,无须开刀。但他强调,穿刺法有明确的适应症,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适合。“病情相对简单病变程度轻,患者年轻且未合并椎管狭窄,可以考虑采用穿刺法。”
对年轻患者来说,如今骨科学界提倡采取非融合技术,即手术用特殊器械固定椎节。“以前强调手术采取脊柱内固定的方式,但这种手术会导致临近的椎节出问题,对年轻人影响很大。”郑秋坚说,非融合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阻止相邻椎节融合。
据了解,非融合技术在欧美已经开展十几年,国内则刚刚引进,这几年京穗沪三地大医院陆续开展。目前省医已采用非融合技术广泛开展人工椎间盘置换等各类手术,尤其是对颈椎腰椎固定的效果最为明显。
颈椎劳损日趋低龄化
早期骨关节炎患者
可用软骨细胞“自我修复”
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需要做人工关节置换,但人工关节安装后,并非一劳永逸。“通常传统的人工关节植入10年之后就需要翻修。”郑秋坚说,近年来人工关节假体的材料和关节类型也在不断改进,从过去的金属对聚乙烯改进为最新的金属和陶瓷关节,更适合病情严重的年轻患者的需要。
他指出,目前年轻患者早期关节炎患者并不一定要做人工关节,还可尝试用软骨细胞自我修复缺损。目前,广东省人民医院正与国外研究机构联合进行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软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
据介绍,采用该技术时,医生需用关节镜从患者体内取出若干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三周。根据患者的缺损程度和位置,培养出一定数量的软骨细胞,再移植回患者损伤部位,从而实现软骨细胞自动修复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