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一日三餐|天天吃点啥 - 美食|菜谱大全|食谱|美食网 - 做你的美食,食谱,菜谱网

你的位置 : 首页 > 菜谱 > 健康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药书籍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脏象 第六节 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脏象 第六节 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

作者:天天吃点啥  2017-10-07  点击:
【导读】:第六节 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  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主要是指神志活动、呼吸运动、消化吸收、血液循行、水液代谢、生长生殖...

     神志活动与五脏调节

     1.五神与五脏

     五脏与五神的关系是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所以称五脏为“五神脏”。神魂魄意志是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属于脑的生理活动的一部分。中医学将其分属于五脏,成为五脏各自生理功能的一部分,但总统于心。

     心藏神心藏神是指心统领和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魂魄意志四神以及喜怒思忧恐五志,均属心神所主。故曰·“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神气为德,如光明爽朗,聪慧灵通之类皆是也。”“是以心正则万神俱正,心邪则万神俱邪”。

     肺藏魄魄是不受内在意识支配而产生的一种能动作用表现,属于人体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即无意识活动。如耳的听觉目的视觉皮肤的冷热痛痒感觉,以及躯干肢体的动作新生儿的吸乳和啼哭等,都属于魄的范畴。故曰“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魄与生俱来,“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为先天所获得,而藏于肺。“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肺藏气,气舍魄”。故气旺盛则体健魄全,魄全则感觉灵敏,耳聪目明,动作正确协调。反之,肺病则魄弱,甚至导致神志病变,故曰“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

     肝藏魂魂,一是指能伴随心神活动而作出较快反应的思维意识活动,“随神往来者谓之魄”;一是指梦幻活动。“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肝主疏泄及藏血,肝气调畅,藏血充足,魂随神往,魂的功能便可正常发挥,所谓“肝藏血,血舍魂”。如果肝失疏泄或肝血不足,魂不能随神活动,就会出现狂乱多梦夜寐不安等症。

     魂和魄均属于人体精神意识的范畴。但魂是后天形成的有意识的精神活动,魄是先天获得的本能的感觉和动作。“魄对魂而言,则魂为阳而魄为阴”。

     脾藏意意,忆的意思,又称为意念。意就是将从外界获得的知识经过思维取舍,保留下来形成回忆的印象。“心有所忆谓之意”。“谓一念之生,心有所向而未定者,曰意”。脾藏意,指脾与意念有关。“脾藏营,营含意”。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充盈,髓海得养,即表现出思路清晰,意念丰富,记忆力强;反之,脾的功能失常,“脾阳不足则思虑短少,脾阴不足则记忆多忘”。

     肾藏志志为志向意志。“意之所存谓之志”即意已定而确然不变,并决定将来之行动欲付诸实践者,谓之志。故曰“意已决而卓有所立者,曰志”意与志。均为意会所向,故意与志合称为意志。但志比意更有明确的目标,所谓“志者,专意而不移也”。即志有专志不移的意思。“肾藏精,精舍志”,肾精生髓,上充于脑,髓海满盈,则精神充沛,志的思维意识活动亦正常。若髓海不足,志无所藏,则精神疲惫,头晕健忘,志向难以坚持。

  

打印

推荐文章

网友评论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热门点击

美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