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一日三餐|天天吃点啥 - 美食|菜谱大全|食谱|美食网 - 做你的美食,食谱,菜谱网

你的位置 : 首页 > 菜谱 > 健康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药书籍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脏象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脏象

作者:天天吃点啥  2017-10-07  点击:
【导读】:第三章 脏象     第一节 五脏     第二节 六腑     第三节 奇恒...

     脏腑的概念脏腑是人体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的总称。其主要是人体内视之可见触之可及的实体脏器,它是在古代的历史条件下,运用解剖学的方法,实际观察测量而来的。如《灵枢·五十营》对人体呼吸的计量,《灵枢‘骨度》对人体骨骼的计量,以及《灵枢·肠胃》和《灵枢·平人绝谷》等对人体器官的计量等等。《灵枢·肠胃》关于人体食道与大小肠长度比为135.5,与现代解剖学所定长度比例137基本吻合。可见,当时解剖学记载是符合实际的,其计量也是很精细的。但中医学研究脏腑主要不是从解剖学的脏腑实体器官出发,而是以整体功能为基础,以显现于外的功能现象和联系为基础来确定脏腑的概念。因此,脏腑是一个形态与功能的综合概念,不仅具有解剖学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体的功能模型。

     脏腑的分类及其生理特点根据生理功能特点,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三类。

     五脏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从形象上看,五脏属于实体性器官;从功能上看,五脏是主“藏精气”,即生化和贮藏气血津液精气等精微物质,主持复杂的生命活动。所以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满,指精气盈满;实,指水谷充实。满而不能实,就是说五脏贮藏的都是精气,而不是水谷或废料。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府通“腑”,有府库之意。从形象上看,六腑属于管腔性器官;从功能上看,六腑是主“传化物”,即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主要是对饮食物起消化吸收输送·排泄的作用。所以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六腑传导消化饮食物,经常充盈水谷,而不贮藏精气。因传化不藏,故虽有积实而不能充满。但应指出,所谓五脏主藏精气,六腑传化糟粕,仅是相对地指出脏和腑各有所主而已。实际上,五脏中亦有浊气,六腑中亦有精气,脏中的浊气,由腑输泻而出,腑中的精气,输于脏而藏之。

     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者合称奇恒之府。奇者异也,恒者常也。奇恒之府,形多中空,与腑相近,内藏精气,又类于脏,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之为“奇恒之府”。所以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脏象学说的内容主要为脏腑形体和官窍等。其中,以脏腑,特别是五脏为重点。五脏是生命活动的中心,六腑和奇恒之府均隶属于五脏。因此,五脏理论是脏象学说中最重要的内容。

     形体,其广义者,泛指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组织,包括头躯干和脏腑在内;其狭义者,指皮肉筋骨脉五种组织结构,又称五体。

     官窍,官指机体有特定功能的器官,如耳目口唇鼻舌,又称五官,它们分属于五脏,为五脏的外候。窍,有孔穴苗窍之意,是人体与外界相通连的窗口。官必有窍,窍多成官,故宫窍并称。窍有七窍,七窍指头面部七个孔窍。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九窍又称九宫,指七窍又前阴和后阴而言。

     脏象学说的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脏象学说的研究对象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极其复杂的有机整体。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形态结构上密不可分,在生理功能上互相协调,在物质代谢上互相联系,在病理上互相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又与外界环境相通应,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物质与代谢局部与整体人体与环境的统一。以五脏为中心,从系统整体的观点来把握人体,是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

     脏象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方剂药物预防等各个方面,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打印

推荐文章

网友评论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热门点击

美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