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是指雄鹿的角,可以做中药材。并不是任何鹿的角都可以入药,主要采用马鹿或梅花鹿的角。由于国外對鹿茸的药用认知研究地不深入,故中国是全球鹿茸资料最丰富的国家,产地为东北,新疆內蒙古青海山西等地区。鹿茸必须是雄鹿刚刚长出具有蜡质的幼角。如果完全长成,则已经骨化,成为鹿角,药用价值大大下降。所以茸片有所谓腊片血片角片之分。
中医对鹿茸的文献记载有哪些功效
1《本草经疏》鹿茸,禀纯阳之质,含生发之气。妇人冲任脉虚,则为漏下恶血,或瘀血在腹,或为石淋。男子肝肾不足,则为寒热惊痫,或虚劳洒洒如疟,或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或小便数利。泄精溺血。此药走命门心包络及肝肾之阴分,补下元真阳,故能主如上诸证,及益气强志也。痈肿疽疡,皆营气不从所致,甘温能通血脉,和腠理,故亦主之。
2《本经逢原》鹿茸功用,专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取其补火助阳,生精益髓,强筋健骨,固精摄便,下无虚人,头旋眼黑,皆宜用之。《本经》治漏下恶血,是阳虚不能统阴,即寒热惊痫,皆肝肾精血不足所致也。八味丸中加鹿茸五味子,名十补丸,为峻补命门真元之专药。
3曹炳章鹿茸,补精填髓之功效虽甚伟,服食不善,往往发生吐血觑血尿血目赤头晕中风昏厥等症。考其原因,其人平时多阳旺液燥,贫血亏精,气血乏运,苟服食参茸,能用份少服日多,则助气养血,有益无损,虽有余热,亦不为害;若阳虚阴燥之人,再骤服大剂,以致有助燥烁阴之弊。盖茸为骨血之精,通督脉而上冲于脑,其上升之性,故如上述之病生焉。余每遇当用鹿茸之症,自一厘惭增至数分数钱,每获妥效,此即大虚缓补之义也。
4《本经》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
5《别录》疗虚劳洒洒如疟,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利,泄精,溺血,破留血在腹,散石淋,痈肿,骨中热,疽痒。
6《药性论》主补男子腰肾虚冷,脚膝无力,梦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炙未空心温酒服方寸匕。又主赤白带下,入散用。
7《日华子本草》补虚羸,壮筋骨,破瘀血,安胎下气,酥炙入用。
8《纲目》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健筋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
9《本草切要》治小儿痘疮虚白,浆水不充,或大便泄泻,寒战咬牙;治老人脾肾衰寒,命门无火,或饮食减常,大便溏滑诸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