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孩子升入中学了,父母在高兴宽慰之中,觉得肩上的担子似乎也变得轻松了些。然而,这种宽慰和轻松并并没维持多久,很快地父母们的心情就觉得沉重和不安了。
孩子进入了中学以后,告别了童年的自我,发生了三大变化,即要求社交要求自立情绪不稳。这三个变化反映了这个时期的心理处于一个反抗逐步成熟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树立父母的新形象。
1尊重社会生活。
中学生是由家庭这个第一社会走向同伴朋友的第二社会的,他们往往把朋友看得比自己还要重要。当着孩子朋友的面训斥批语他,如果孩子还是儿童,可能只是轻微的不高兴,但一到青少年期,他会觉得是对自己,包括他朋友的人格上的降低。所以,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尽量不要当人面羞辱孩子,也不要干涉女子的一般社交。
2不要暴躁。
暴躁发脾气,可以暂时压服较小的孩子。而对正处反抗期的少年只会引起反抗。如果反抗是对强力的一种反击,那么,在温情规劝的面前,反抗的力量就变得软弱无力了。越是倔强的孩子,越服心平气和的教育,可谓以柔克刚。
3少教训多指导。
少年期的孩子,已基本懂得非善恶的道理,该怎么做也大体知道,而缺少的是自制力和自觉性。许多聪明的父母,并产规定这时期子女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他反而失去了挂在他身边的那口警钟。平等地商量亲切的指导,应是教育的主要方式。
4不要罗嗦。
中学生将母亲的喋喋不休视为干涉控制不信任,同时也觉得你无能力,没有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唠叨只是一种催眠和麻醉。
5放宽寄托。
女子学习不好,是当前亲子矛盾冲突的焦点之一。子女成绩下降,父母比孩子更揪心。耐心帮助他改进学习方法为上策,埋怨指责则是难以奏效的。相反,可以劝慰孩子不要灰心,尽力而为,鼓励他对立自信心。
6准备放飞。
子女智力能力的好坏,都要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经受检验。而社会能力又是孩子以后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母亲对子女衣食住行的照顾要减少,感情上也不要拉得太紧。孩子到了青少年期,应准备放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