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细菌性痢疾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菌随病人或带菌者粪便排出,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手生活接触被污染食物水源或借苍蝇等方式传播。任何降低抵抗力的因素如受凉过度疲劳营养不良暴饮暴食或其他慢性疾病均有利于它的发生。
此病潜伏期多数为1至2天,典型表现为急性发热有阵发性腹痛腹泻时有黏液或脓血便,明显有肛门下坠感左下腹压痛。中毒性菌痢易发生于2至7岁儿童,表现为惊厥嗜睡或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皮肤发花血压下降及意识不清。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789月份。乙脑多数为隐性感染,病毒通过蚊虫传播。潜伏期4至21天,主要表现有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以及颈部强直等。病程第3—5天会出现惊厥或昏迷,重者出现呼吸衰竭。
注意清洁通风,室温控制在26℃左右。保持呼吸道畅通,防窒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褥疮。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鼻饲或静脉补液。针对不同原因进行抗惊厥治疗,积极治疗诱发呼吸衰竭的原因,以改善缺氧影响生命。预防关键是灭蚊防蚊乙脑灭活疫苗接种及降低动物圈带病毒率,从而保护易感人群。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高峰季节是78月份。夏季气温高,细菌易繁殖,人群吃进了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均可发病。
此病潜伏期短,一般为数小时至2天,最短为1小时。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引起脱水血压下降酸中毒,甚至休克。病情的轻重与摄入的细菌数量以及人体防御功能等因素有关,故同餐人群可集体发病。
出现中毒症状时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物,向急救中心呼救。特别要注意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提供给卫生部门检疫,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因为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非常重要。
预防食物中毒应做到1.严格做好炊具食具及食物的清洁卫生,做到生熟分开;2.凉拌菜须严格卫生标准,可加入生蒜杀菌;3.不进食腐败变质的剩饭剩菜,食物应充分加热,不宜放置于室温过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