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实质癌是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腺癌,85%为透明细胞癌,还有一部分为颗粒细胞癌及混合细胞癌。癌中常有出血坏死囊变和钙化。生于肾实质内,长大后浸润压迫破坏肾盂肾盏,向肾包膜外发展,形成血管瘤栓或转移到淋巴结及其他脏器。
早期大多无症状,待肿瘤长大或侵入到肾盂肾盏内,可发生腹块及血尿。
1B超表现
可显示肾实质内边界回声不整齐,内部回声杂乱不等高低不均的实性肿块。整个肾外形变形,局部有肿块凸起于正常野轮廓之外。
2尿路造影
可显示肾小盏牵拉变形扭曲变细小盏破坏,或小盏扩张变形。当肿瘤体积极大并向各方向生长后,大部分肾小盏拉长变细变形,有时还进入肾盂,或将上部输尿管也推压到对侧,甚至超过中线,其形状颇似蜘蛛足样,故名“蜘蛛足征”。
3CT表现
平扫可见肾局部隆起,内部密度不均匀偏低,其内可见斑片或小点状钙化,有时呈蛋壳状;增强扫描后正常部分肾增强明显,而癌内增强较低,内部增强程度不规则,有更低密度的坏死区存在。癌可穿破包膜进入肾周脂肪层,晚期穿破肾筋膜扩散至肾外组织。肾细胞癌分期多采用Robson分期法,即Ⅰ期癌限于肾包膜内;Ⅱ期癌已穿破包膜,侵入脂肪层,仍局限在肾筋膜内;Ⅲ期癌已侵入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局部淋巴结可能有转移;Ⅳ期癌已穿破肾筋膜,侵入邻近脏器或发生远处转移。
4MRI表现
在多体位观察了解肿瘤侵犯范围,略胜CT一筹。
一般而言,50岁到70岁是肾细胞癌的高发年龄,然而这些群体却极易被漏诊。由于缺乏自我鉴别意识,许多老年患者往往会把血尿疼痛等肾细胞癌的早期症状误认为是自然衰弱的正常表现,直到出现明显腰痛时才想到就诊,确诊后已是癌症晚期。由此可见,频繁出现血尿的老年人需提高警惕,及早接受肾功能检查,以筛选早期肾肿瘤。
目前,对于晚期及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治疗方式主要为外科手术结合放化疗,一些多靶点药物治疗手段如舒尼替尼也在不断尝试中。同时,肾细胞癌术后的定期随访也很有必要,通过随访医生可及时了解患者手术并发症及肾脏形态变化,适当延长患者的生存率。
此外,老年人要想降低肾细胞癌的罹患风险,也需在日常饮食中格外注意,远离抽烟酗酒,少吃高盐高糖食物,同时避免食用动物内脏以及生猛海鲜,并保证每日一定的饮水量。